第771章 玄鸟(1/1)
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那目光里有三分得意,七分疲惫,还有一丝只有他能读懂的——对未知历史的敬畏。当夜,阿房宫的宫灯连成星河。张恺独自坐在露台,望着北斗七星的方位。记忆中的考古现场与眼前的繁华帝国重叠,他摸出怀中残破的笔记本,最新一页写着:“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统一六国。”墨迹未干处,不知何时滴上了一滴烛泪。徐福东渡那日,张恺站在港口送行。方士的船队扬起白帆,他望着徐福手中的《山海经》,突然想起嬴政对长生的执念。“先生当真不去?”徐福的眼神意味深长。他摇摇头,摸了摸腰间的青铜剑——那是嬴政亲赐的,剑鞘上刻着“定四海”。沙丘宫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张恺跪在嬴政病榻前,听着他气若游丝的嘱托:“长城...灵渠...还有...”帝王的手突然抓住他手腕,“你本不属于此世...”话音未落,惊雷炸碎窗棂,他感觉后颈的旧伤又开始灼痛——那是穿越时被雷劈中的地方。胡亥登基那晚,张恺烧掉了所有现代笔记。火光中,他看见李斯被腰斩的预言,看见蒙恬饮鸩的惨状。新帝的使者送来鸩酒时,他正望着咸阳城外的骊山——那里埋着他参与设计的皇陵,无数机关暗门后,藏着比兵马俑更震撼的秘密。饮下毒酒的刹那,张恺恍惚听见洛阳铲撞击青铜的声响。他笑了笑,血沫顺着嘴角流下,在青砖上绽开如红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看客,终究成了史书里一个模糊的注脚——“秦博士张某,善奇谋,卒于二世元年。”
以刘博在现代研读秦史时意外穿越为开端,置身胡亥暴政下的秦朝。通过他洞察赵高阴谋、联络旧部、发动起义等情节,展现主角在乱世中力挽狂澜,与胡亥集团斗争的惊险过程,融入历史典故与权谋智斗。咸阳逆鳞羊皮纸卷轴在案头摊开,刘博的钢笔尖悬在“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起大泽乡”的批注上方。窗外蝉鸣骤歇,图书馆的吊灯突然爆出电火花,等他再睁眼,刺鼻的硝烟味已灌满鼻腔。“快救公子扶苏!”铁甲军的嘶吼穿透耳鸣。刘博踉跄着扶住土墙,麻布短褐沾满血污,腰间沉甸甸的青铜剑硌得生疼。远处咸阳宫的飞檐在火光中扭曲,他摸出牛仔裤口袋里的手机——只剩屏保上的秦代疆域图还泛着冷光。“你是蒙恬将军帐下的文书?”年轻侍卫扯住他衣领。刘博望着对方甲胄上的玄鸟纹,突然想起《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于沙丘,胡亥矫诏赐死扶苏与蒙恬。“蒙将军在哪?”他反手扣住侍卫腕脉,“我有密信!”囚车的木轮碾过碎石路,刘博蜷缩在蒙恬身侧。老将的白发沾着草屑,却仍腰杆笔直:“小儿,你说胡亥非先帝遗诏?”他摸出从现代带来的钢笔,在囚车木板上刻下“赵高李斯矫诏”。蒙恬瞳孔骤缩,苍老的手掌按住他手背:“若能活着出去...”夜审的火把将地牢照得如白昼。赵高的狐裘拖过青苔,玉冠上的东珠晃得人睁不开眼。“听闻你知晓遗诏秘密?”宦官的指甲划过刘博脸颊,“说出来,许你做御史大夫。”他瞥见刑架上的蒙恬,突然笑出声:“赵大人可知‘指鹿为马’?”地牢震动的刹那,刘博撞开牢门。外面杀声震天,章邯的叛军旗号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夺过叛军的长戈,却在混战中看见胡亥的车驾——少年帝王戴着冕旒,苍白的脸上浮着病态的潮红。“陛下!蒙将军冤...”话未说完,箭雨已破空而至。逃亡的马蹄声惊醒渭水的寒雾。刘博带着蒙恬残部躲进函谷关旧部,在羊皮上画出现代战术图:“胡亥新登基,军心不稳。我们直取咸阳!”他摸出兜里融化的巧克力,掰下一块递给老兵,“这是能快速充饥的神物。”咸阳城头的战旗第三次易主时,刘博站在章台宫废墟中。赵高的尸首横在丹墀,玉冠滚落一旁。胡亥缩在龙椅后,冕旒歪在脸上:“你...你不是秦人!”他举起钢笔抵住少年帝王咽喉:“还记得沙丘的鲍鱼车吗?先帝尸臭混着...”“且慢!”扶苏的声音从宫门传来。数月前诈死的公子身披玄甲,身后是蒙恬训练的新军。刘博望着历史书上本该死在北疆的身影,钢笔尖在胡亥颈间划出细血痕:“公子可知,这天下本不该姓胡?”朝堂改制那日,刘博展开从现代带来的宪法大纲。竹简与打印纸在案头交错,他指着“郡县制”条款:“废除分封,设三省六部。”扶苏抚掌大笑,冕旒下的目光却透着忧虑:“如此,旧贵族必反。”他摸出手机播放《国际歌》,激昂的旋律惊飞了檐下的寒鸦。岭南平叛的捷报传来时,刘博正在教孩童识字。简体字与小篆在竹简上并行,他望着远处新修的灵渠,想起穿越前的水利工程图。突然有快马送来密报,胡亥余党在蜀中集结。他握紧钢笔——这杆写过无数历史论文的笔,此刻成了最锋利的武器。
咸阳逆鳞(续)咸阳宫的早朝钟声惊起栖鸦,刘博握着竹简的手掌沁出汗渍。三公九卿列于丹墀,右丞相冯去疾的玄色广袖扫过玉阶,带起细微的声响。“新设三省六部,置尚书令总揽政务,敢问刘大人,此乃何古法?”老臣的声音在空旷大殿回荡,带着金石相击的冷硬。刘博展开打印的《职官改制疏》,纸张与竹简碰撞出清脆声响。“周有六官分治,秦法亦重分权。”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窃窃私语的群臣,“如今御史大夫掌监察,廷尉主刑狱,却仍受丞相辖制,岂不是法纪混乱之源?”话音未落,廷尉李斯的珠帘后传来冷笑:“纸上谈兵易,可曾想过旧吏安置?”午膳时分,刘博在官署撞见奉常胡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