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小患者(1/1)
生命的守护者深冬的凌晨,寒风像刀子般刮过城市的街道,卷着细碎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市立医院的急诊大楼却灯火通明,救护车的鸣笛声不时划破寂静。林远刚结束一场长达8小时的心脏搭桥手术,疲惫地靠在休息室的椅子上,双手微微颤抖。作为医院心脏外科的主任医师,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今天的手术格外艰难,患者是一位年仅45岁的父亲,上有老下有小,手术成功与否,关乎着一个家庭的命运。“林主任,急诊送来一位危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情况十分危急!”护士急促的声音在走廊响起。林远立刻起身,快步冲向急诊室。推车上的患者面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双手死死抓住床单,痛苦地呻吟着。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人体炸弹”,一旦破裂,患者几分钟内就会因大出血死亡。“立刻准备手术!通知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全体待命!”林远一边下达指令,一边迅速查看患者的各项检查报告。患者血压持续下降,情况刻不容缓。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无影灯下,林远全神贯注,手中的手术刀精准地划开患者的胸腔。患者的主动脉已经撕裂,鲜血不断涌出,染红了整个手术视野。林远沉着冷静,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熟练地进行血管吻合、止血、修复。每一个动作都稳如磐石,每一次操作都分毫不差。手术持续了整整6个小时,当林远成功完成最后一针缝合,确认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双腿也因长时间站立而麻木。走出手术室,患者家属焦急地围了上来,当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时,他们激动得跪地感谢,泪水夺眶而出。林远连忙将他们扶起,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好好照顾病人吧。”然而,林远的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回到办公室,他又开始研究下一位患者的病历。这是一个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只有3岁,心脏的畸形情况极为罕见。国内外可供参考的案例少之又少,手术风险极高。但林远没有丝毫退缩,他查阅大量文献,组织专家会诊,与团队反复讨论手术方案,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手术前一天,林远来到病房看望小患者。孩子躺在病床上,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他,天真地问道:“叔叔,我会好起来吗?”林远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温柔地说:“一定会的,别怕,叔叔会把你的小心脏修好,让你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玩耍。”孩子听了,露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容让林远更加坚定了手术的决心。手术当天,手术室里的气氛凝重而压抑。林远带领团队小心翼翼地进行每一步操作,心脏的结构复杂精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在显微镜下,林远的双手灵活地操作着器械,每一个缝合都精确到毫米。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长达10个小时的奋战,手术终于成功完成。小患者的心脏恢复了正常跳动,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仿佛是最美妙的音乐。除了在医院救死扶伤,林远还积极参与公益医疗活动。他经常前往偏远山区,为那里的居民义诊。有一次,他和医疗队来到一个交通不便的小山村,村民们得知有大医院的专家来,早早地就在村口等候。林远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立刻投入到诊疗工作中。在检查中,他发现一位老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但老人家庭贫困,根本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林远看着老人浑浊的眼睛和布满皱纹的脸庞,心中满是不忍。他决定为老人争取医院的公益救助名额,同时联系慈善机构,为老人筹集手术费用。最终,在林远的努力下,老人顺利完成手术,重获新生。然而,医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抢救重症患者时,尽管林远和团队竭尽全力,但患者还是因病情过重不幸离世。患者家属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情绪激动地指责林远,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林远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没有辩解,只是深深地鞠躬道歉。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无奈,医生也是人,他们拼尽全力,却也无法战胜所有的病魔。回到家中,林远望着窗外的夜空,久久无法入眠。妻子走到他身边,轻轻抱住他:“别太自责了,你已经尽力了。”林远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是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看着他们离开,我真的很难受。”妻子安慰道:“正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医生,才会有那么多生命得到挽救,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妻子的话让林远重新振作起来。他明白,医学的道路上充满挑战和未知,但他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第二天,他又精神抖擞地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守护着患者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远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声名远扬。但他始终保持着初心,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亲人一般。他常说:“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身体,更要治愈他们的心灵。”在他的办公室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每一面锦旗、每一封信件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都凝聚着患者对他深深的感激之情。多年后,林远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他经常对学生们说:“作为医生,我们肩负着生命的重托,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永远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去帮助每一位患者。”在林远的职业生涯中,他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成为了患者心中的生命守护者,也成为了医学界的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