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唐王挥玺册龙神,真武奉旨伐唐土(1/2)
李世民,这位新晋人皇,也感知到了天书的内容,心中一凛,当即转身,对着白墨行礼道:
“朕见过人道护道人!”
白墨见状,连忙伸手搀扶,说道:
“陛下万不可行此大礼,当务之急,是速速召集能工巧匠入宫,一同研究这些利民工具。”
“更要尽快将这批麦种播撒入土,莫要误了农时。”
言罢,白墨抬手一拍腰间的祥云袋,各种各样的种子和果树树苗纷纷浮现。
这些可都是他近百年来精心培育的新品种,产量都是之前的三倍。
李世民连道三声“好”,随即匆忙下旨,命人务必妥善对待这些珍贵的种子与树苗,尽快安排种植。
待诸事安排妥当,李世民在皇宫内大摆宴席,盛情宴请白墨,泾河龙王则在一旁恭敬落座。
李世民端起酒杯,望向白墨,开口问道:
“不知国师,何时下令立大圣教为国教?朕定当全力支持,让这教义传遍整个大唐。”
白墨笑着回道:“陛下莫急,此事需从长计议,时机尚未成熟。”
言罢,白墨指向身旁的泾河龙王,询问李世民:“陛下,您可知他是何人?
李世民微微皱眉,目光在泾河龙王身上仔细打量,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
“朕着实未曾见过这位,还望国师解惑。”
泾河龙王当即脑袋一晃,变回龙头模样,紧接着“扑通”一声跪地,对着李世民“砰砰”磕了几个响头,说道:
“陛下,是小龙啊,小龙前天夜里还曾向您求救!
李世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身体本能地向后一缩。
但很快,他便镇定下来,连忙起身,亲自将泾河龙王扶起,说道:“龙玉快快请起,有话慢慢说。”
白墨随即将观音菩萨的算计大致讲述了一番,李世民听闻后,怒声喝道:
“好一个灵山,好一个观音菩萨!”
“竟敢算计朕,还妄图加害如此忠良的龙王,实在是欺人太甚!”
可紧接着,他的眼中又闪过一丝惊慌,看向白墨,急切地问道:
“国师,朕的寿命当真今年就到尽头了吗?”
“朕还有诸多抱负未曾实现,这大唐的江山社稷……”
白墨看着李世民焦急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
他心中明白,自古以来,帝王皆对长生有着无尽的渴望,尤其是像李世民这样开创盛世的开国皇帝。
白墨也并无让李世民死去的打算,只见白墨手指灵光一闪,点向李世民的额头,一本专属人皇的修炼功法便出现在李世民的脑海中。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按照功法运转体内气息,一时间,周身响起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是李世民的身体正在蜕变。
随着修炼的深入,李世民身上的气势逐渐攀升,竟隐隐有逼近大罗金仙的态势。
这惊人的修为提升,得益于整个大唐蓬勃的国运与人道气运的汇聚,每一丝气运的加持,都让李世民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白墨看着李世民的变化,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
“陛下,如今您修为大增,若是那阎王还敢派人来勾您的魂魄,您大可将他打服。”
“只要阎王不敢来勾陛下,那陛下不就等同于长生了吗?”
李世民听后,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爱卿所言极是!”
“朕能开创这大唐盛世,打下这万里江山,还会怕他小小阎王不成?哈哈哈!”
此时的大唐,正值盛世之初,百姓安居乐业,对李世民感恩戴德。
正是这份民心,汇聚成大唐国运功德,助力李世民修为大增。
如今大唐初入盛世,百姓对李世民心怀感激,才积累下这些功德。
再过两年,百姓安定下来信奉神仙,恐怕连地仙境界都难以达到。
当下,最为关键的是让大唐百姓彻底信服李世民这位人皇,而非天庭的诸神。
白墨思索片刻,看向正在感受自身力量的李世民,说道:
“陛下,您只需手持传国玉玺,便可为众生封神。”
“这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象征,更是您行使封神大权的关键。”
白墨目光转向泾河龙王,接着说道:
“若陛下想救这泾河龙王,只需以玉玺册封他为我大唐龙神,保我大唐风调雨顺,从此不受天庭的辖制。”
“如此一来,泾河龙王既能活命,大唐百姓也能受益,可谓一举两得。”
李世民听闻,眼神一亮,当即拿起传国玉玺,对着泾河龙王高声说道:
“泾河龙王护泾河百年,功绩卓着,朕册封你为大唐司雨龙神,佑我大唐岁岁平安,风调雨顺!”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玉玺中爆发出一道金光,直直地照射在泾河龙王身上。
泾河龙王身躯暴涨,如皇宫般庞大,随后飞到空中,一条万丈金龙盘旋于皇宫之上,修为也瞬间突破至太乙金仙。
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声音在每一位大唐百姓的心中响起:
“泾河龙王,乃我大唐人皇李世民亲自册封的龙神,将庇佑我大唐万万年风调雨顺。”
百姓们对风调雨顺期盼已久,此前朝廷发放的种子据说能亩产八百斤、一年三熟。
如今唐王成为人皇,又册封了护佑风调雨顺的龙王,这一桩桩喜事,让百姓们对李世民的尊崇达到了顶点。
许多百姓纷纷将家中原来供奉的其他龙王、水神雕像撤下,恭恭敬敬地摆上泾河龙王和李世民的雕像,诚心祭拜。
而另一边,观音菩萨也看到空中的泾河龙王,心中大惊。
她自然知晓当年天庭的谋划,可万万没想到,沉寂多年的人道竟会在此时崛起,唐王李世民更是成为新的人皇,还册封了泾河龙王为龙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