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银饰之谜(2/2)
"网上说这样洗银器最干净!
"银饰表面已经开始泛出刺眼的亮白色,但细微的纹路却被腐蚀得模糊不清。
吴晓梅惊叫一声冲过去抢下袋子。她用手指轻抚胸牌,蝴蝶的触须已经断了一根。
"完了...
"她的声音在颤抖,
"氧化层被破坏了,会加速腐蚀...
"
6.抢救银饰
龙安心连夜骑车去县城买来了专业银器保养剂。回来时已是深夜,吴家堂屋还亮着灯。吴晓梅正在用棉签蘸着特殊溶液,一点一点地涂抹银饰受损的部位。
"这是碳酸钙溶液,
"她头也不抬地说,
"只能暂时减缓腐蚀。
"灯光下,她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细长的阴影,手腕上的疤痕随着动作若隐若现。
龙安心坐下来帮忙。两人沉默地工作着,只有银器相碰的轻微声响。渐渐地,他注意到吴晓梅的手法有了变化——她不再试图恢复银器原本的亮度,而是小心保留了一层均匀的暗色氧化层,让纹路反而更加清晰。
"我想通了,
"她突然说,
"氧化不是敌人。这些岁月的痕迹,也是银饰故事的一部分。
"
窗外,月亮从云层中露出脸来。月光透过窗棂照在银器上,那些被刻意保留的氧化部分形成了奇妙的阴影,让蝴蝶纹样仿佛活了过来,在银面上轻轻颤动。
7.纹样密码
第二天,龙安心借来高倍放大镜,仔细研究银饰上的纹路。在蝴蝶胸牌的背面,他发现了一组微小的凹点,排列成奇怪的图案。
"这是苗族的'花衣密码'。
"务婆被请来查看后说,
"以前绣娘们用这个记录重要事情。
"她枯瘦的手指顺着凹点移动,突然停住了,
"这是...地图?
"
凹点组成的图案确实像简易地图。龙安心拿来寨子的地形图对比,发现它指向后山的一处岩洞。吴父脸色变了:
"那是'银匠洞',祖上说闹鬼,几十年没人敢去。
"
吴老四却兴奋起来:
"说不定藏着祖上传下来的纯银料!
"他迫不及待地要去寻宝,被吴父厉声喝止:
"那些规矩你都忘了?取银要祭祖!
"
傍晚时分,龙安心看见吴老四偷偷往后山方向走去,手里拎着个鼓鼓的编织袋。
8.洞中真相
翌日清晨,寨子里炸开了锅——吴老四半夜被抬回来,高烧不退,满嘴胡话。龙安心和吴晓梅决定去岩洞查看。
洞口被茂密的灌木遮掩,石壁上刻着已经模糊的符号。他们打着手电筒进去,没走多远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地上散落着几个塑料桶,标签上印着
"硝酸
"字样。
"他在溶银!
"吴晓梅惊骇地说。角落里堆着些矿石碎块,旁边是简易的电解装置。石壁上有一处新鲜的凿痕,露出里面暗色的金属光泽。
龙安心捡起地上的一块碎石,发现断面有细密的纹路——这不是天然银矿,而是人工铸造的银锭。上面隐约可见
"光绪三十年官银
"的字样。
"我明白了...
"吴晓梅的声音在洞中回荡,
"祖上不是藏银,是藏了官银的模具!他们偷偷仿制官银...
"
9.家族秘密
吴父听完他们的发现,脸色变得异常平静。他取来那套铜模具,指着边缘一处不易察觉的凹槽:
"看这里。
"
凹槽里藏着个精巧的机关。按下后,模具背面弹开一个小暗格,里面是张发黄的棉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官银的精确尺寸和成分配比。
"光绪年间,官府强征银匠去铸官银。
"吴父的声音低沉,
"我爷爷偷偷记下配方,回来教寨子里的人仿制...接济那些被加税的乡亲。
"
龙安心这才明白那些氧化程度不同的银饰意味着什么——掺了杂质的银器是为了省下纯银去仿制官银。而模具上的星辰纹,不仅是装饰,更是标记含银量的密码。
吴老四的高烧退了,但精神萎靡。吴父把模具重新包好,这次埋在了自家灶台下:
"有些秘密,就该永远埋着。
"
10.新老对话
县文化馆的人听说银饰的事,派专家来鉴定。戴着白手套的专家用放大镜看了半天,惊喜地说:
"这是融合了汉族錾刻技法的珍品!应该送去博物馆恒温保存。
"
吴晓梅却摇摇头:
"它们属于火塘边的日常生活。
"她拿出那对已经恢复光泽的蝴蝶胸牌,一枚纹样古朴,一枚带着汉字变形纹,
"不同的历史,都是我们的根。
"
龙安心提议为银饰制作三维扫描档案。当激光扫描仪的红线滑过那些精细的纹路时,吴父突然说:
"我爷爷说过,银器会记住所有触摸过它的人的手温。
"
晚上,龙安心在电脑上查看扫描结果。放大后的纹路里,他发现了更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节——汉字
"寿
"的笔画间,银匠刻意錾出了细小的蝴蝶轮廓;而在苗家星辰纹的中心,又藏着微缩的汉字
"苗
"。
窗外,吴晓梅正在教寨子里的孩子们唱古歌。歌声飘进来,混合着电脑风扇的嗡嗡声。龙安心保存文件时,给文件夹起了个名字:《两种纹样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