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灵泉远虑,腌菜风波(1/2)
第章灵泉远虑,腌菜风波
黄曼曼的心,因为这凭空出现的灵泉,依旧“怦怦”地剧烈跳动着。
太不可思议了!
这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
她强压下心头的狂喜,细细打量着这汪泉水。
泉眼不大,水流却源源不绝,汇聚成的小水潭清澈见底,漾着莹莹的微光。
一丝丝沁人心脾的清甜,萦绕在鼻尖。
黄曼曼再次意念一动,又是一捧泉水出现在掌心。
这一次,她没有立刻饮下,而是仔细地感受着。
清凉,纯净,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生命气息。
“这泉水……”
黄曼曼喃喃自语,脑中飞快地盘算起来。
如此神奇的泉水,如果用来浇灌月牙湖新开垦出来的那些水田……
那稻谷的长势,岂不是要逆天?
到时候,产量翻上几番,怕都不是问题!
这个念头一起,黄曼曼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若真能如此,杨家村的温饱,将再也不是问题!
甚至,她还能有更多的粮食,通过聚贤楼,销往福源镇,乃至更远的地方!
可是……
黄曼曼眉头微微蹙起,眼中的热切渐渐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思。
这灵泉水,效果太过惊人。
如果仅仅用在杨家村,这片小小的月牙湖,或许还能勉强遮掩过去。
可一旦推广开来呢?
福源镇,清河县,甚至更远的地方……
倘若那些地方的官府也效仿杨家村,大力推广水稻种植,却没有她这灵泉水的神效。
期望越大,失望便越大。
到时候,颗粒无收,或是产量远不及预期,那些满怀希望的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引发的动荡,怕是难以估量。
更何况,人心叵测。
这世上,从来不缺那些见不得人好,或是想要巧取豪夺的权贵。
一旦这灵泉的秘密暴露,或者仅仅是杨家村水稻的异常高产引起了有心人的觊觎……
那对她,对杨家村,都将是灭顶之灾!
她黄曼曼如今虽然有些自保之力,但面对真正的权势,依旧如同蝼蚁。
“不行!”
黄曼曼缓缓摇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这灵泉水,太过逆天,绝不能轻易示人,更不能大规模用于农田灌溉。”
至少,在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掌控局面之前,不行!
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不甘与躁动,尽数压了下去。
这灵泉,是她的底牌,是她的秘密武器。
可以用在关键时刻,救急,或者小范围地改善家人的体质,甚至用来培育一些稀有的、高价值的作物。
但绝不是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用在月牙湖的稻田上。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杨家村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稳妥,才是最重要的。
想通了这一点,黄曼曼只觉得心中一阵轻松。
她将掌心的泉水一饮而尽,感受着那股暖流再次滋养全身,原本因思虑过度而有些疲惫的精神,又一次焕发了活力。
“真是好东西!”
黄曼曼由衷地赞叹。
这灵泉,以后就是她的专属“精力补充剂”了!
也是咱们家人的“精力补充剂”~
接下来的日子,黄曼曼依旧按部就班地指导村民们整理月牙湖的田地。
如何垒田埂,如何挖沟渠,如何平整田面,她都亲力亲为地示范。
偶尔,也会有村民在自家田里遇到些小问题,跑来问她。
黄曼曼也都耐心解答。
她的专业和细致,让村民们越发信服。
而她自己,除了每日的劳作,便是回到家中,研习那张月牙湖的地形图,规划着整个水系的布局。
闲暇时,她会进入空间,打理那一百平米的“小仓库”,将之前收购的种子、工具,分门别类地放好。
当然,每日饮用一口灵泉水,也成了她的习惯。
这天下午,黄曼曼刚从月牙湖那边回来,浑身是汗。
正准备去厨房舀瓢水洗把脸,就见赵婆子探头探脑地从院门口走了进来。
“曼丫头在家不?”赵婆子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
黄曼曼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笑道:“赵大娘,啥事儿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赵婆子左右张望了一下,见四下无人,这才快步走到黄曼曼跟前。
她拉着黄曼曼的胳膊,压着嗓子说道:“曼丫头,俺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得留个心眼儿!”
“哦?”黄曼曼挑了挑眉,“赵大娘请说。”
赵婆子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丝“我可是为了你好”的表情。
“俺跟你说,最近村里头,有几户人家,不安分了!”
“哦?怎么个不安分法?”黄曼曼不动声色。
赵婆子凑得更近了些,几乎是耳语道:“她们啊,从外村的亲戚家弄泡菜来卖给你!”
黄曼曼眸光微动。
赵婆子见她有反应,说得更起劲了:“俺都打听清楚了!她们那些亲戚,卖给她们的泡菜,一坛子才六十文钱!”
“她们倒好,转手卖给你,就成了七十文!”
“一坛子,就白白赚你十文钱!”
“这心眼儿,也太黑了点吧!”
赵婆子撇撇嘴,一脸的鄙夷。
“俺寻思着,这事儿得让你知道知道。你对咱们村这么好,可不能让这些黑心肝的占了便宜去!”
赵婆子自从嫁到杨家村,跟娘家赵家村那边早就断了往来。
所以,她对这些从外村倒腾泡菜来卖的行径,没有半点同理心,反而觉得这是在损害杨家村和黄曼曼的利益。
她的本意,是想让黄曼曼敲打敲打那些人,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黄曼曼听完,脸上依旧带着浅浅的笑意,看不出喜怒。
她心下了然。
原来如此。
之前她还奇怪,怎么突然之间,村里交泡菜的人家多了起来,而且坛子规格也有些不一样。
感情是做起了“二道贩子”。
不过,赵婆子这番话,倒是给她提了个醒。
惩治?
那倒不必。
水至清则无鱼。
这些人想多赚点,也是人之常情。
堵不如疏。
黄曼曼心中已有了计较。
她看向赵婆子,温和地笑道:“赵大娘,多谢你告诉我这些。”
“这事儿啊,我知道了。”
说着,她从荷包里摸出十文钱,递给赵婆子。
“这点钱,大娘拿着买点针头线脑的。”
赵婆子眼睛一亮,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哎哟,这哪好意思呢!”嘴上客气着,手却麻利地接过了铜钱。
“曼丫头就是敞亮!”
“往后啊,村里有啥风吹草动的,俺第一个告诉你!”赵婆子拍着胸脯保证道。
黄曼曼笑着点点头:“那就多谢赵大娘了。”
打发走了赵婆子,黄曼曼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
她走进厨房,舀了瓢水,慢慢地洗着脸。
清凉的水拂过面颊,让她纷乱的思绪也清晰了不少。
既然周边村子也有人会做泡菜,而且成本价似乎就是六十文左右。
那她何不将收购范围扩大呢?
杨家村的产量毕竟有限。
聚贤楼那边,对泡菜的需求量可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