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风波再起(1/2)
第九十四章:风波再起
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大早,杨家村的村民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了村口的大槐树下,交头接耳,翘首以盼。
日头刚从东山头冒出个红彤彤的边儿,黄曼曼便拿着一张写满了名字的红纸,在杨富贵的陪同下,来到了大槐树下。
“乡亲们,静一静!”杨富贵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黄曼曼手中的红纸。
黄曼曼上前一步,清亮的嗓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昨日作坊建成,多谢大伙儿的辛苦。如今作坊要正式开工,需要招募一批长期的人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脸庞。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和杨村长商议,初步定下了第一批作坊的工人名册。”
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来了!
来了!
到底谁能端上这个金饭碗啊!
黄曼曼也不卖关子,直接展开了手中的红纸,朗声念道:“男工,负责打年糕,共计十名。”
“王建华!”
第一个名字念出来,人群中便是一阵小小的骚动。
王老太的独子,果然留下了!
黄曼曼面不改色,继续念着:“李大山、赵铁柱、孙有粮、周石头……”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她口中吐出,被念到名字的汉子,脸上顿时绽放出狂喜的光芒,咧着嘴直乐,旁边的家人更是激动得拍手跺脚。
没被念到名字的,则是一脸的紧张和失落,眼巴巴地瞅着黄曼曼。
十个男工的名额很快念完。
“女工,负责炸臭豆腐、协助打包,共计招募五名。”黄曼曼接着说道,“加上原先负责做饭的刘嫂子、张家婶子和王家三媳妇,往后作坊的后厨和生产,就由这几位嫂子、姐妹们负责了。”
“钱桂枝!”
“孙二丫!”
“……”
五个女工的名字也很快念完,被选中的女人们喜不自胜。
虽然是早知道结果,但是谁会不高兴呢?
这些都是这个月帮工的女子们。
那些家里丈夫或儿子在这里做事的,此刻也是满脸的羡慕,谁会不喜欢挣钱的感觉属于自己呢?
黄曼曼将红纸交给杨富贵,让他张贴在村口的布告栏上。
她清了清嗓子,又道:“留下来的各位,工钱和此前建作坊时一样,按日结算,表现好的,月底还有奖金。作坊包两餐,依旧有肉有臭豆腐有年糕。”
“哗——”
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曼丫头大气!”
“跟着曼丫头干,指定错不了!”
那些被选中的人,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他们招手。
黄曼曼原本的计划里,男工,女工都只打算再招三个。
毕竟作坊初开,人手太多,管理起来也麻烦。
但昨日孙渤海那番话,让她改变了主意。
说起来,这人手上的增加,还得从昨日孙渤海和孙海波两位掌柜的登门贺喜说起。
青砖作坊顺利落成,这在杨家村乃至附近几个村子,都算是一件大事。
聚贤楼的两位孙掌柜,自然也得了消息,特意备了厚礼,亲自上门道贺。
带来的贺礼中,最显眼的便是几盒包装精美的糕点,都是聚贤楼的招牌。
黄曼曼客气地收下,转手就让杨老太拿去分给家里的几个小馋虫。
黄小石、黄小丫、杨来财,还有杨有福家的一对双胞胎,再加上杨有金家那个皮猴子,足足六个孩子,围着那几盒糕点,眼睛都快放出光来。
杨老太乐得合不拢嘴,嘴上说着“慢点吃,别噎着”,手底下却麻利地将大部分糕点都收进了自己的屋里,只给每个孩子分了一两块尝尝鲜。
用她的话说,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哪能一下子糟蹋了。
黄曼曼对此不置可否,她更关心的是孙渤海带来的另一重意思。
寒暄过后,孙渤海便直奔主题。
“曼丫头,实不相瞒,哥哥我这次来,除了道贺,还有一事相求啊!”孙渤海搓着手,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孙掌柜但说无妨。”黄曼曼给他续了杯茶。
“嗨!还不是你那臭豆腐和年糕闹的!”孙渤海一拍大腿,“现在镇上,谁不知道你这吃食的厉害?每日里,我那聚贤楼还没开门,排队的人就能从街头排到街尾!”
“之前每日二百三十份臭豆腐,都紧着县里送,镇上是一点没留。年糕三百五十份,也只给镇上留了一百份,剩下的二百五十份也送去了县里。”
孙渤海咂咂嘴,继续道:“就这样,还是不够卖啊!镇上那些老饕,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说我厚此薄彼,有好东西不先紧着他们。”
“曼丫头,哥哥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这年糕,镇上每日再加一百五十份,绝对吃得下!还有那臭豆腐,怎么着也得分我一百份,不然我这聚贤楼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黄曼曼静静听着,心中早有盘算。
当初臭豆腐和年糕刚推出时,她考虑到产量和市场接受度,故意控制了供应量。
如今看来,市场已经完全打开,是时候扩大生产了。
“孙掌柜的意思我明白了。”黄曼曼点了点头,“那县里那边呢?”
“县里?”孙海波眼睛一亮,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县里的需求更大!我老哥孙渤海说了,年糕这东西,软糯香甜,老少咸宜,县里每日至少还能再吃下六百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