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 > 第97章 稻香十里庆风年,暗流涌动待细观

第97章 稻香十里庆风年,暗流涌动待细观(1/2)

目录

第九十七章:稻香十里庆丰年,暗流涌动待细观

黄曼曼轻轻揉了揉眉心。

风宗东……

这个名字,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心头,不痛,却也无法忽视。

刘家村离杨家村,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二十里山路,靠两条腿走,少说也得一个多时辰,将近两个小时。

她倒不是怕麻烦。

只是,直觉告诉她,和风家扯上关系,准没好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何况,风宗东那个人,原主的记忆里也只是个模糊的影子,没什么存在感。

他突然出现在招工现场,又悄然离去,目的为何?

黄曼曼摇了摇头,将这些纷乱的思绪暂且压下。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她。

那便是——收稻子!

经过这些时日的精心照料,她和村民们月牙湖边种下的第一批水稻,已经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了!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的腰,金灿灿的一片,在晨风中漾起层层叠叠的金色波浪。

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四月的天,阳光正好,不燥不热。

清明时节雨纷纷,那会儿种下的水稻,如今正是丰收的好光景!

这一批要不了两天就能收下来,到时候趁着清明,赶紧在种植下去新的一批。

一想到饱满的谷粒即将入仓,黄曼曼的心情就抑制不住地飞扬起来。

这可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亲手带着村民们种下的第一批粮食!

意义非凡!

“爹”黄曼曼扬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

杨富贵正指挥着几个村民修补作坊外围的篱笆,闻言,放下手中的工具,笑着走了过来。

“哎,曼丫头,啥事这么高兴?”

黄曼曼指着那片金黄的稻田,眼眸亮晶晶的:“爹,你看,咱们新种的一批稻子,熟了!”

杨富贵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是啊!熟了!长得可真好!”

他由衷地赞叹道。

这稻子,从育秧到插秧,再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黄曼曼几乎是亲力亲为,其中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

“我这就去召集村里没进作坊的乡亲们,咱们今天,就把这稻子给收了!”黄曼曼摩拳擦掌,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好!”杨富贵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很快,村里的大榕树下,便聚集了不少村民。

这些人,大多是家里已经有人在作坊里做工,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选上的。

他们早就眼巴巴地瞅着地里的水稻了。

那稻子长得,比他们以往见过的任何一年的都要好!

杆子粗壮,穗子饱满,一看就是能出不少粮食的样子。

如今听说黄曼曼要组织大家收稻子,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曼丫头,你可算发话了!俺们早就等着了!”一个性子急的汉子嚷嚷道。

“是啊是啊,这稻子怎么个收法,俺们还都等着你指点呢!”

“就是,等这一批收割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自己种植了!”

“真好啊,之后不用饿肚子了~”

黄曼曼看着大家热切的眼神,心中也是暖洋洋的。

她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们!”

“咱们杨家村,想要过上好日子,光靠作坊是不够的。”

“这地,才是咱们的根本!”

“这地,就是咱们的根本!”

“今天,咱们就一起把咱们的稻子收了,也让大家伙儿都瞧瞧,这新稻种,新法子,到底能打多少粮食!”

“等收完了,我再把这育秧、插秧、施肥、除草的法子,仔仔细细地教给大家!”

“好!”

村民们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黄曼曼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作坊虽好,但能进去的人毕竟有限。

这田地里的收成,才是家家户户的指望!

“曼丫头,你说吧,怎么干,俺们都听你的!”

“对!都听曼丫头的!”

黄曼曼满意地点点头。

她要的,就是这份齐心协力。

“好!那咱们现在就分派一下活计!”

“男人们负责割稻子、挑担子,女人们负责打谷、拾稻穗,孩子们也别闲着,帮着捡捡漏下的稻穗!”

“大家伙儿都利索点,争取天黑前,把这片稻子都收进谷仓!”

“好嘞!”

村民们应声而动,纷纷回家去取镰刀、箩筐、扁担等工具。

一时间,杨家村通往稻田的小路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那些家里只有一个壮劳力进了作坊的人家,此刻更是庆幸不已。

“哎,当初曼丫头说一家只招一个进作坊,俺还老大不乐意呢!”一个婆娘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对旁边的妇人说道。

“可不是咋地!现在瞅瞅,还是曼丫头有远见!”另一个妇人接口道,“这不,作坊里有人挣铜板,家里头还有人手能收稻子,两不耽误!”

“谁说不是呢!要是全家都去了作坊,这地里的活计可就没人干了!”

“还是曼丫头想得周全啊!”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黄曼曼的安排,是越发地佩服了。

他们这才真正明白,黄曼曼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深谋远虑。

既保证了作坊的用工,又兼顾了各家各户的农活。

这份心思,这份远见,让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人,自愧不如。

然而,就在这热火朝天的氛围中,却也有几家犯了难。

那便是杨富贵家,以及他的两个弟弟,杨有福和杨有金家。

杨富贵作为村长,自然是要统筹全局,不好意思只顾自家。

而杨有福、杨有金两兄弟,还有他们的婆娘王秀华和钱多多,如今可都是作坊里的骨干。

杨有金和钱多多还是生产队长呢!

他们这会儿都在作坊里忙得脚不沾地,哪里抽得出空来收稻子?

这下可把杨老太给急坏了。

她倒不是心疼大儿子杨富贵,反正大儿子家的活,有黄曼曼帮衬着。

她急的是自家那几亩地,还有老三杨有金家的地。

这要是没人收,岂不是要烂在地里?

就在这时,几个手脚麻利的村民,已经扛着镰刀来到了黄曼曼家的田边。

“曼丫头,俺们来给你家帮忙收稻子了!”

“对对对,曼丫头你平时帮了俺们这么多,你家的活,俺们包了!”

“不要工钱!就当是报答你了!”

几个壮实的汉子七嘴八舌地说道。

他们都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帮忙。

黄曼曼心中感动,脸上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各位叔伯的好意我心领了。”

“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样吧,”她沉吟片刻,“我和爹家的地,就请四位叔伯帮忙。”

“工钱照算,一个人五文钱,管一顿午饭,怎么样?”

那几个汉子一听,顿时有些急了。

“曼丫头,你这不是打俺们的脸吗?”

“就是!说好了不要工钱的!”

黄曼曼却笑着摇了摇头:“叔伯们,咱们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你们出来干活,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我这儿要是开了白使唤人的头,以后村里还怎么处事?”

“这五文钱,不多,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你们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黄曼曼了。”

“再说了,上个月,我请赵婆子都还用了5文钱呢!”

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又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

那几个汉子互相看了看,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那……那俺们就听曼丫头的。”

“这就对了!”黄曼曼笑道,“大家伙儿都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但也不能坏了规矩。”

这番处置,不仅让帮忙的村民心里舒坦,也让其他围观的村民暗暗点头。

曼丫头做事,就是敞亮!

就在这时,钱多多气喘吁吁地从作坊那边跑了过来。

她一头扎进人群,一眼就看到了黄曼曼。

“哎哟我的好侄女!可算找着你了!”钱多多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子,大声道。

“三婶,你怎么过来了?作坊里不忙吗?”黄曼曼有些讶异。

钱多多摆了摆手,一脸焦急:“作坊那边有你三叔盯着呢!我这不是寻思着家里的稻子嘛!”

她拉着黄曼曼的胳膊,压低了声音道:“曼丫头,你这儿不是请人收稻子吗?能不能……能不能也帮三婶家找两个?”

“俺们家就那一亩地,不多,找两个人,给他们一人五文钱,你看成不?”

钱多多是个精明人。

她知道黄曼曼这边肯定要请人,索性就自己先开口了。

自家男人和自个儿都在作坊里领着高工钱,这收稻子的小钱,她还是出得起的。

黄曼曼闻言,爽快地点了点头:“成!三婶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你家那一亩地,两个人足够了,工钱按你说的,一人五文。”

“哎哟!那可太谢谢你了,曼丫头!”钱多多喜笑颜开,当即就从怀里掏出十个铜板,塞到黄曼曼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