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肥田蓄水谋新篇,囤粮储谷生变数(1/2)
第一百章:肥田蓄水谋新篇,囤粮储谷生变数
晒谷场,其实就是整个杨家村。
从村东头杨老太那三间破瓦房门口的空地,一路蔓延到村西头风家老宅,再到各家各户能摊开东西的院子、门前、甚至屋顶……
目之所及,一片金黄!
那是丰收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更是让所有杨家村村民心脏砰砰直跳的颜色!
阳光慷慨地洒下,将那些还带着青涩气的谷粒一寸寸晒透,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让人安心的稻谷清香。
孩子们在谷堆旁追逐打闹,大人们则拿着木耙,小心翼翼地翻动着稻谷,脸上挂着满足而期待的笑容。
两天脱粒,这已经是神迹。
接下来,就是等待老天爷赏脸,将这些浸透了汗水的果实,彻底烘干,变成能够长久储存的粮食!
黄曼曼站在自家院门口,看着眼前这幅几乎覆盖了全村的“黄金地毯”,心里也涌起一股难言的激动。
在末世,这样大规模、充满生机的丰收景象,简直是奢望。
然而,她深邃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这片金黄上太久。
丰收的喜悦是真实的,但接踵而来的问题,也同样现实。
“曼丫头!”
杨富贵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询问,凑了过来。
“这谷子晒着是晒着了,可……田里那些稻茬子咋整?”
他这话一出,旁边几个正在翻谷子的村民也竖起了耳朵。
是啊!
这些茬子可咋办呀!黄曼曼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烧了吗?
烧了倒是干净,可那地力也跟着烧没了,还得重新上粪。
麻烦得很!
现在有了曼丫头的“神仙镰刀”和“神仙布”,收割脱粒是快了,但这地里的后续事宜,大家还是习惯性地看向了黄曼曼。
仿佛只要她一开口,就必定有绝妙的主意。
黄曼曼微微颔首,似乎早就料到有此一问。
“爹,还有各位叔伯婶子。”
她声音清亮,不大,却足够让附近的人都听清楚。
“这稻茬,可是好东西,不能烧。”
“啊?不烧?”一个老农愣住了,“不烧咋整?留在地里碍事啊!”
“是啊,不清干净,明年开春不好下种啊!”
黄曼曼走到田埂边,指着那一片片整齐的稻茬。
“咱们把它翻到土里去!”
“用锄头也好,用犁也好,把这些稻茬都埋进土里。”
“让它在土里烂掉,变成肥料,这样地才越种越肥!”
村民们面面相觑。
把稻草埋地里当肥料?
这……倒是听说过草木灰是肥,可这湿漉漉的稻茬子埋进去……能行吗?
“这……能肥地?”有人将信将疑。
黄曼曼点头,语气肯定:“能!这叫‘绿肥还田’,烂在地里的稻草,比你们去镇上买的那些豆饼肥效果还好!”
她这话半真半假,绿肥的概念没错,但效果比豆饼好就有点夸张了,主要是为了增加说服力。
接着,她又抛出一个更让村民们惊讶的指令。
“不仅要把稻茬翻进去,翻完之后,所有田地,都要立刻给我蓄上水!把田都泡起来!”
“啥?!”
“泡田?现在?”
“曼丫头,这……这还没到开春育秧的时候呢,泡田干啥?”
“是啊,泡烂了咋办?”
质疑声四起。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种经验!
冬天不都是让地歇着,等着开春再拾掇吗?哪有刚收完稻子就泡水的道理?
黄曼曼看着他们,眼神平静而坚定。
“乡亲们,你们信我吗?”
一句话,让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安静了下来。
信吗?
怎么不信!
从镰刀到帆布,这丫头拿出来的东西,办成的事,哪一件不是让他们瞠目结舌,又实实在在得了好处的?
“信!咋不信!”杨富贵第一个表态,他是村长,也是黄曼曼名义上的爹,必须带头。
“曼丫头让咋干,咱们就咋干!”
“对!听曼丫头的!”
“没错!跟着曼丫头干,准没错!”
村民们纷纷附和,刚才的疑虑被对黄曼曼的信任压了下去。
黄曼曼心中微暖,继续解释道:
“把稻茬翻进土里,再泡上水,这土啊,就能变得又软又烂,稻茬也能在水里烂得更快,肥力更容易被地吸收。”
“这样一来,等咱们把谷子晒好,这地,说不定又能……”
她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眼神。
“又能再种上一季!”
轰!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啥?还能再种一季?”
“我的老天爷!曼丫头,你说的是真的?”
“一年种两季稻子?这……这怎么可能?!”
“这才出现的野生稻,不,水稻,竟然有这样的魔力吗?”
这个消息,比之前的“神仙镰刀”和“神仙布”加起来还要震撼!
一年两熟!
还只是现在的两熟!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粮食产量可能翻倍!
意味着他们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数着米粒过冬了!
意味着当有人来征收各种赋税时,或许还能留下许多!
“曼丫头,你……你没哄俺们吧?”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激动得声音都发颤了。
黄曼曼微微一笑:“试试不就知道了?”
“先把地按我说的弄好,等谷子晒干入仓,我再教大家怎么育秧,怎么插秧!”
“前提是,这地,得先给我泡上十天半个月!”
“好!”
“干!”
“现在就干!”
再也没有人质疑了!
巨大的希望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个村民的心田。
刚才还围着谷堆小心翻晒的人们,立刻行动起来。
男人们扛起锄头、牵出自家那头瘦骨嶙峋的老黄牛套上犁,直奔自家田地。
女人们也没闲着,帮着清理田埂,准备引水。
一时间,整个杨家村的田野上,再次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泥土被翻开,带着湿气的稻茬被埋入地下。
水渠里的水被引到一块块田地里,很快,那些刚收割完的稻田,就变成了一片片水光粼粼的“镜面”。
黄曼曼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心中也不由得感叹。
这片土地,是真的好啊!
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也相对适宜。
不像她末世所在的基地,土壤早已板结硬化,水源更是需要净化循环,种植条件苛刻无比。
在这里,只要方法得当,一年两熟,三熟,好几熟,并非不可能!
这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片土地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
田地的事情安排下去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
晒谷子!
连续三天的大晴天,让铺满整个村子的稻谷都晒得差不多了。
金黄的谷粒抓在手里,嘎嘣脆响,还带着太阳的温度。
“可以收了!可以收了!”有经验的老农喊道。
于是,家家户户又开始忙碌起来。
用簸箕,用箩筐,小心翼翼地将晒干的谷子归拢起来。
可是……
问题来了!
谷子太多了!
多到什么程度?
往年各家那几个勉强够用的粮囤、米缸、甚至破旧的瓦罐,此刻在堆积如山的稻谷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
“哎呀!这可咋整?”
“俺家那几个缸都装满了,这还剩下一大半呢!”
“是啊,俺家的箩筐也都塞满了,没地方放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