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代宋之锋镝长歌 > 第273章 亲兵

第273章 亲兵(1/2)

目录

刘然对亲兵并不陌生,曾在河州时,他对此便极为好奇,就算他再不懂历史,也知晓亲兵这等作用的强悍,为此曾问过何灌。然而何灌的解答,却令他感到了惊愕,甚至只能摇头。

所谓的亲兵,便是武将私人亲信武力,在春秋名为私卒,汉名为部曲,唐为慊从,明称为家丁,皆是武将不可或缺的武装力量,然而自古以来,武将私人亲信武力,皆被当朝皇帝所忌惮,正如三国时期,陆逊之部曲号为三千,以至孙权感到寝食难安。

因此,北宋立国以来,对亲兵的问题极为严苛,除却宋太祖赵匡胤本人便是以武将身份,利用亲兵夺权篡位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赵匡胤也是五代末期的人。

在五代时期,诸多节度使皆广置帐下亲兵,以此达到战争目的。此外,诸多武将也依靠亲兵进行把控朝政,阴谋政变等事,故史书记载,乱亡相蹱,未有不由兵者,亲兵在唐季以来天下祸乱的最大源头之一。

故宋太祖登基后,便着手处理中央禁军亲兵的问题,如殿前,侍卫等御前诸将严禁私设亲军,不过那时,天下尚且征伐,边防将领依旧可设亲兵,并且朝廷还大大鼓励边防将领招募亲军,甚至还给予经济上的援助。

而这一措施,也令辽国始终无法突破宋国边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开宝二年,赵匡胤亲征太原,契丹来援河东,一路打到定州西嘉山,当时宋军将领王守恩领牙兵数千骑大败契丹,斩首三千,获取战马和甲胄繁多,擒敌首领二十七名,此战正是身为亲兵的牙兵,悍不畏死,才将敌人击败。

然而在太宗赵光义登基后,边防武臣与皇权出现剧烈冲突,只因赵光义威望不足,对此宋太宗也极为清楚,甚堂而皇之说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防之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为此,他将边防武将的亲军,一一剪除,生怕会有内患之忧虑。

而赵光义的行动也很是利索,不过短短几年,边境武臣的亲军,便被其一一除去。

但很快,亲军的消除,就出现了极大的后患。号称杨无敌的杨业率军作战,因无亲军为心腹,难以同生死,最终战死沙场。

一直到宋仁宗时期,边防屡战屡败,每次大败,皆为阵前指挥的将领被敌军突袭,无亲兵护卫,斩首行动格外好用,这才再度开启亲军。

然而此时的亲兵,则和最早时,截然不同。只因原本的亲兵皆为武将私军,自己出钱财,而宋仁宗之后,亲军虽名为亲兵,其俸禄皆由朝廷所发,以致武将和亲兵之间,互有间隙,在战场上难以共同携手。

并且在中唐以来,若是将领在战场战死,亲兵和其家人一同斩首,此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

然而北宋时期,军中对亲兵善罚功过,皆得上报朝廷才可,以免成将领私兵,这也导致了战争中,有力使不出。

当听着裴虎如此询问,刘然缓缓起身,直视他的双眼道:“裴虎,我要的是私兵。”

裴虎闻言,不禁身子一动,他是个兵痞,并不懂太多东西,然而这可是涉及到了亲兵,就算他再这么不懂,这也是他担任了十来年的军职。

“刘指挥使,你可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话么?俺老裴没听清楚!”裴虎瞳孔猛然扩张,随后发出令人感到惊悚的笑声。

刘然笑了笑道:“我要的是私兵,裴虎!”

私兵,公兵,其中的差异,裴虎异常清楚。

而今,刘然竟然要一支私自圈养的亲兵,所图甚大啊。

“刘指挥使,私兵可是会触怒律法的啊!”裴虎露出似兴奋的笑容,只是搭配上那披头散发的模样,好似一只活生生的恶鬼一般。

“裴虎,你怕了么?”对于裴虎似恶鬼般的眼神,刘然浑然不在意,反而询问道。

“怕了?俺老裴这辈子还没怕过甚!”裴虎嘿嘿一笑,露出嗜血的眼神,舌头忍不住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既然你能练出一支亲兵,那此事我就交给你了。”说罢,刘然缓缓起身,对着裴虎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