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药材(1/2)
“勉之,这又是何苦呢?”
青山寨军医处,张维之一边帮刘然处理手臂上的伤口,一边忍不住的说道。
他着实不理解,刘然为何会在自己身上划一刀,仅仅是因为手底下的人触犯军法,以军法处置,这就要给自己一刀,那郑科这种人,岂不是浑身上下都没一块好的地方了。
刘然闻言没有说话,对于自划一刀之事,有表演么?的确有,但亦有真情流露,他原本就是最底层的弓箭手,也知弓箭手是活生生的人,并非真正的草木,当然也有喜怒哀乐。他可以以军法处置范召,而不用给任何回答,但是他并不觉得身为指挥使的自己没有错,军营内出了这等事,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他这个指挥使。
没能立即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大的错误。
所以,他也不想因自己是指挥使,便凌驾在弓箭手头上,后世的习性让他无法这么做,所以才会自划一刀。这也是给众多弓箭手的回答,也是让他自己谨记,弓箭手始终不是兵籍上的数字,而是真正的人。
不过,此些话也无需对他人所说。
张维之拿着白酒蒸馏后的酒精,仔细擦拭着刘然的刀伤,而后敷上草药,再将葛布一圈一圈缠绕起来。
过了一会儿,张维之将刘然伤口包扎好,才看着对方叮嘱道“勉之好了,下回切莫如此。”
刘然抬了抬胳膊,依旧有一些疼痛,不过并无大碍,随后笑了笑道:“军医说的是。”
张维之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摆手道:“我离军医早的很呢,我师父才是军医,不过真期待有那么一天,维之你可真正称我为军医的那么一天。”
刘然也笑了笑,张维之说的不错,宋代的军医制度极为完善,并且很是苛刻,因此在这套制度里,想要成为军医,并非容易的事。
自北宋成立以来,历代官家对医学便极为注重,公元974年,也就是北宋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命人修出第一本宋代的医学书籍,本草著作之后,就亲自撰写序言,此后宋太宗赵光义又在986年,雍熙二年,赵光义亲自主导了第一部朝廷主导的药方合集,这部著作共有一千多卷。
后面的宋仁宗主持修编针灸和艾灸的手册,并且命人铸造两座铜人模型,在上面标记了各个针灸穴位,作为医学生的教学模具。
也因历代官家的大力推动,北宋医学成为当前主流,纵如范仲淹也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话。
尤其是在当今官家赵佶的推动下,医学变得更加具有影响力,元佑三年有一名进士,姓朱名肱辞官之后,才开始学医,并且写了一本治疗伤寒的医书,名为南阳活人书,便因此被当今官家立为医学博士。
此外,在前些年,也就是政和元年,赵佶亲自颁发天下编纂政和圣济总录,甚至亲自参与其中,本书共有两万多葛药方,其中包括药膳,针灸,艾灸等等,还有散剂,膏剂,煎剂,丸剂。
所以在宋代,医者身份远超其余朝代,也因此格外严格。
张维之想要成为军医,还需要达到一定的取簇数量才行,之后再将此些箭簇押送上报至枢密院,由本司官亲自勘察是否属实,再晋升为军医,只要到达一定业绩,甚至可以继续往上晋升,进入翰林医官局。
而如今的张维之师父,只要再在青山寨历练数年,便可进入翰林医官局,而这也是令他最为自豪之事。
随后张维之与刘然各自畅聊一番之后,刘然便准备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