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买卖(2/2)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冬生的脸颊:“后来就放不下了。”
冬生的心跳如鼓,他慢慢凑近乔风,在对方唇上轻轻一碰,又迅速退开,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忐忑不安。
乔风的眼神瞬间暗了下来,他单手扣住冬生的后脑,深深地吻了上去。
分开时,两人都有些气息不稳。
冬生红着脸,小声道:“我......我喜欢乔大哥。”
乔风将他搂入怀中:低声说:“我也喜欢你。”
回到西江镇后,宋芫先是来了庄子上。
“大少爷。”徐安出门迎接。
这段时间,宋芫来回广安府与云山县,而宋争渡上县学去了,徐安便留在庄子上,随郑管家打理庄子里的日常事务。
以后他总要跟着宋争渡的,如今多学些事务,将来也能更好地跟着宋争渡办事。
“三日前,王管事前来拜访,没见到您,留下了这个。”徐安说着,递上一个信封。
宋芫接过信:“行,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待徐安退下,宋芫缓缓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大致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
半个月前,纺织作坊甫一开张,宋芫便给远在淮州的王管事捎去了一封信。
几天前,便收到王管事的回信,约他近日在西江镇详谈合作细节。
因此宋芫才匆匆赶回西江镇。
王管事在信中写,十月初三,也就是明日来访。
次日一早,宋芫刚用过早饭,便听庄外传来马蹄声。
他擦了擦嘴,起身相迎,果然见王管事的马车缓缓驶来。
“王管事,一路辛苦了。”宋芫拱手笑道。
王管事下车还礼:“宋东家客气了,能得您相邀,是在下的荣幸。”
两人寒暄几句,宋芫便将人引入正厅。
待仆人上茶退下后,王管事迫不及待道:“宋东家信中提到的棉布,不知可否让在下开开眼界?”
宋芫微微一笑,示意徐安将准备好的布匹呈上。
“王管事请看,这便是用棉花织成的布匹。”
徐安赶紧将一匹雪白的棉布,递到王管事手中。
王管事接过布匹,手指轻轻摩挲着布料,眼里闪过惊讶之色:“这布料......既不像丝绸那般滑腻,也不似麻布那般粗糙,触感甚是奇特。”
宋芫笑道:“此乃棉布,是用棉花纺织而成。棉花是一种全新的作物,我花了三年时间才培育成功。”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露出里面雪白的棉絮。
“这便是棉花的棉絮,可以纺成线,再织成布。”宋芫解释道,“比起丝绸,棉布更加耐用,而比起麻布,又更为柔软舒适。”
王管事听得入神,忽然问道:“不知这棉布造价几何?产量如何?”
“目前一匹布的成本约是麻布的七成。”宋芫早有准备,“若规模扩大,还能再降三成。至于产量,现有织机二十台,月产百匹。若增加织机,产量可翻数倍。”
王管事仔细端详着棉絮,又反复查看棉布,眼中精光闪动:“宋东家,此物确实新奇。不知产量如何?”
“目前产量尚可,明年打算扩大种植。”宋芫说着,又取来几匹染色的棉布,“您看,这棉布染色后色泽鲜艳,不易褪色。”
王管事越看越是心动,沉吟片刻后道:“宋东家,实不相瞒,我家在淮州有几间布庄。若这棉布真如您所说这般好,不如我们合作如何?由我将棉布运到淮州售卖。”
宋芫早有所料,微笑道:“正有此意。不过在下有个提议,不如先运一批棉布去试卖,看看行情再说?”
“如此甚好!”王管事拍掌道,“第一批货就由我来负责运输,利润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两人又就具体细节商议了半日,最终敲定了合作方案。
王管事当即订下五十匹棉布,约定十日后派人来取货。
随后宋芫带着王管事前往纺织作坊参观。
一路上,王管事对沿途的农田布局赞不绝口:“宋东家这庄子规划得真是井井有条,难怪能种出这么好的棉花。”
到了作坊,尚未进门就听见织机“咔哒咔哒”的声响。
走进作坊,只见二十余架改良后的织机整齐排列,女工们正专注地穿梭引线。
王管事眼前一亮:“这织机似乎与寻常的不同?”
宋芫笑着指向踏板:“这是舍妹改良的,加宽了踏板,又垫了软木,女工们踩起来更省力。”说着引王管事走近细看。
一位年轻女工正熟练地操作着织机,棉线在她手中如行云流水般交织成布。
王管事俯身观察,惊讶道:“这线梭形状也特别,换线竟如此顺畅!”
“这也是晚舟的主意。”宋芫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她常与女工们交流,从实际使用中想出不少改进之法。”
王管事若有所思地点头:“令妹真是蕙质兰心。”
正说着,刘管事捧着一匹新织好的细棉布走来。
王管事接过细看,只见布面平整细密,他忍不住赞叹:“这布料柔软舒适,比麻布葛布要好太多。”
宋芫解释道:“我们改进了纺纱工艺,现在用的都是精梳棉线。”
说着带王管事来到纺纱区,几名女工正在梳理雪白的棉絮。
王管事抓起一把棉絮捻了捻,惊讶道:“如此柔软细腻,难怪织出的布这般好。”
参观完纺纱区,宋芫又展示了新设立的染坊。
几个大缸里浸泡着各色布料,工匠们正忙着调配染料。
王管事对着一匹靛蓝色的棉布爱不释手:“这颜色染得真均匀,放在淮州定能卖个好价钱。”
时近正午,宋芫邀王管事在作坊旁的小厅用膳。
桌上摆着几道家常菜,最显眼的是一碟红艳艳的辣椒酱。
王管事正馋着这一口辣酱,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拌饭。
“说起来,”王管事边吃边道,“这棉布在淮州定有销路。我们钟家在江南也有几家绸缎庄,若是合作得好,将来或许能销往忻州。”
宋芫给王管事添了杯茶:“江南丝绸闻名天下,棉布怕是难有市场吧?”
王管事神秘一笑:“宋东家有所不知。丝绸价高,寻常百姓根本用不起。这棉布若定价适中,正好填补中下等布料的市场。”
“况且江南潮湿,棉布吸湿透气,比绸缎更实用。”
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已过未时。
临别时,王管事郑重道:“十日后我亲自来取货,烦请宋东家一定准备好。”
宋芫笑着点头:“王管事放心,一定按时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