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周导在三大的超然地位,大导周青后(1/2)
“周导。”
“周导。”
既然答应了柏林那边和焦红奋,周青自然是不会食言的。
当即就在开幕的前一天,和一干主创们集合在了一起。
当然,团队中还不能少了焦红奋。
尽管《长津湖》这部电影没有中影的投资,严格来讲参加电影节什么的和对方无关。
可谁叫《长津湖》这电影比较特殊呢。
焦红奋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如果不是这样,周青就算答应了组委会的邀请,决定去柏林走一遭。
但也不会去这么早的。
只需要在电影节开幕后的几天,去转一转,亮个相也就完了。
然而现在
上面摆明了想要拿着《长津湖》去好好刷刷存在感,周青也只能辛苦一下了呗。
“青子,这让我想起了当初咱们的《127小时》。”
飞机上,朱亚闻透过窗子看了看外面,不由感慨了起来。
柏林朱亚闻其实是去过的,甚至在大学时期就去过了。
不过那时候对方在《127小时》中,那就是龙套中的龙套。
哪怕电影获了大奖,和朱亚闻也没什么关系。
自那之后,朱亚闻演的都是商业片,再也没拍过什么文艺片。
拿奖什么的,自然也就无缘了,更别提是三大这种级别的奖。
可谁能想到,《长津湖》这么一部商业大片,也能杀进欧洲三大呢
尽管不是主竞赛单元,朱亚闻也很是兴奋了。
“那可是你的处女作吧”
周青笑了笑,也追忆起了过往来。
“那是你的处女作,是老黄的处女作,可不是我的处女作。”
朱亚闻摆了摆手,“我就在里面打了个酱油而已!”
“说实话,当时我看《127小时》,还真没发现里面也有亚闻!”
黄小明闻言,同样也在一边笑了起来。
同时心中更有一些感慨。
当初周青也好、朱亚闻也好,都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仔。
他则已经是崭露头角的当红小生,演过《大汉天子》等多部爆款剧。
可一转眼呢
周青成了华娱第一导,朱亚闻也成了比自己牛叉得多的大咖。
当真是让人欷歔啊。
“周导,欢迎再次回到柏林!”
说说笑笑中飞机在柏林降落,组委会的人亲自前来接机。
可以说是给足了周青面子。
让焦红奋啊、黄小明啊一干人等全都感慨不已。
不愧是周导啊,面子就是大。
《长津湖》连主竞赛单元都没进呢。
要知道就算是那些进了主竞赛单元的片子也都没这待遇。
只能说周导在三大的影响力,实在是太过巨大了些。
不过想想也是,三大刷了一个通关,奥斯卡两座小金人,如此傲人的成绩,人家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布鲁克先生,真是很高兴见到你。”
周青就笑呵呵地和对方握了握手。
一番热情的寒暄后,就跟着对方来到了酒店暂时休整。
“对了周导,为了表示对你的欢迎,我们已经安排了晚宴,请务必赏光。”
对方临走之时,还专门对周青强调了这样一件事情。
“布鲁克先生,你们太客气了,我会准时参加的。”
周青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布鲁克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周青也正如同他所说的那般,在晚上7点钟的时候,带着朱亚闻等人去赴宴。
“周,真是好久不见!”
“周导,你来了!”
才一走进大厅,就陆陆续续很多人来给周青打招呼。
其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周青都礼貌地给以了回应。
组委会的主席随后也热情无比地来到了周青面前:“周,欢迎回来!我代表柏林电影节,欢迎你回家。”
回家这个词,用的就很好,一下子就拉近了周青和柏林之间的关系。
听起来那叫一个亲切。
仔细想想人家说的也的确没什么毛病,周青的确就是柏林起家的。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哪怕周青将三大都刷了一个通关,但真正让周青从无名小卒一鸣惊人的地方,就是柏林。
这是完全不同的意义。
“罗伯特先生,你太客气了,我也很高兴再次回到柏林!”
“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可是一个具备重大意义的地方。”
周青和罗伯特握了握手,双方就开始说说笑笑了起来。
“今年的开幕式嘉宾虽然请到了一些国际上的著名电影人,但却始终缺少一个能真正压轴的重量级嘉宾,这一直以来都让我很是头疼。”
“周,幸亏你来了,没有谁比你更加合适了!”
气氛大好地聊了一会后,罗伯特就对周青发出了一个邀请来。
邀请周青作为开幕式嘉宾,还是压轴的那种。
这事情其实罗伯特之前就对周青提过,此次又郑重当面邀请,周青并没有拒绝。
人家柏林电影节可以说是给足了他面子,对他极为重视。
这么一点小事,周青自然不会推脱。
要知道这对周青也是有好处的。
能在开幕红毯上压轴,这本身也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不是
回去将这事情对大家提了提,一干主创们都很是兴奋。
开幕式的压轴,那就意味着绝对的c位!
那曝光度还能少得了
尽管只是周青一个人有这种待遇,但周青也是《长津湖》的导演啊。
到时候随便提一提《长津湖》这部电影,那就赚大了!
尤其是中影的焦红奋,那更加笑得咧不拢嘴。
事实证明,专门叫周导一起过来实在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这待遇,真的是其他人求也求不来的。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位重量级的嘉宾,来自于华夏的国际著名导演,周青导演!”
“周导曾经在柏林获得过银熊和金熊奖,在威尼斯也获得过银狮和金狮,在戛纳同样获得过评审团大奖,在奥斯卡也拿过两座小金人。”
翌日红毯环节,周青果真在万众瞩目中最后一个登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