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紫禁城惊变(2/2)
陆锦陌轻轻吃完最后一小块,拍了拍手,“太傅大人忘了?千荒山那边的海匪,向来收陆家的‘买路财’。”
殿外突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千岁”声。
皇上身着明黄常服,在暗卫簇拥下踏入乾清宫,身后跟着浑身浴血的陆长风,以及捧着“震天雷”图纸的九皇子。
王太傅注意到皇上腰间挂着的玉佩——那是已故八皇子的遗物。
当年正是他力主“八皇子暴毙乃急症”,如今看来,竟是皇上早已布下的局。
“太傅可知道,为何你每次弹劾陆家,朕都留中不发?”
皇上指尖摩挲着案上的“贞观政要”,这本书里夹着他暗中搜集了十年的证据。
“因为朕要让你误以为……文官集团已经掌控了朝堂,这样你才会放心地把私兵、贪腐、谋逆的证据,一样样送到朕面前。”
王太傅跌坐在地,听见东直门方向传来巨响——陆家庶子已经带着铁血营攻破了内城。
他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另一封密报,落款是“七皇子生母”:皇后娘娘请太傅放心,九皇子的药,本宫已让人换过了。
原来,连王皇后都不知道,她最信任的医女,早已是皇帝的人。
“来人。”皇上挥挥手,“送太傅去西六宫‘看火’——听说那里的地道,直通您藏私兵的慈恩寺?”
陆佑宏走到王太傅面前,从怀里掏出一本被保管的完整的账本——正是当年诬陷陆家的“私吞军饷”的凭证。
“您以为用一本随随便便的账本就能嫁祸成功?却不知道,每个陆家的账房,他他们名字相同的字,必须多加一捺吧。”
九皇子将震天雷图纸拍在案上,图纸边缘染着鹰嘴崖的泥土。
“还有您儿子的密报,说‘东直门守将暴毙’——其实他只是吃了我幺舅母的泻立停,现在正蹲在茅房里数蛆呢。”
殿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子时已到,天下太平——”
王太傅望着殿外漫天星火,终于明白自己这一生,不过是皇帝棋盘上的一枚过河卒。
而他精心布局的“文官天下”,在真正的权谋者眼中,不过是堆一推就倒的沙堡。
王太傅的死讯震惊朝野,他竟然是死于西六宫地道崩塌!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他临死前,竟在墙上看到了皇上的题字:“以汝之血,祭朕之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王太傅的死与皇上有关?
一时间,各种猜测和流言蜚语在宫廷内外传得沸沸扬扬。
然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陆佑宏却在金銮殿上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指认王党的种种罪行。
他的言辞恳切,证据确凿,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为之震惊。
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当即下旨为陆家平反昭雪,并册封陆佑宏为“骠骑大将军”,赐关妙彤为“一品诰命”。
同时,陆振华也因年迈而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欣然应允,让他得以安享晚年。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让陆家重获荣耀,也让朝廷中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借着清查王党之名,将文官集团的势力一举折损七八,使得军权与皇权重新回到了皇上的手中。
从此,南陵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这一切,都始于王太傅的离奇死亡。
三个月后,杨明汐的“千山商会”在东直门开设了一家分号。
这家分号的匾额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是由皇帝亲自题写的——“千山粮仓”。
这四个字不仅彰显了皇帝对杨明汐的重视,也预示着“千山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陆锦棠作为杨明汐的相公,也时常前来帮忙试菜。
不过,他的厨艺实在不敢恭维,常常被杨明汐调侃道:“将军的刀,不如切菜板用得顺手呢。”
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