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 > 第28章 变乱骤起贺兰山,豪雨蔓延河西地(2)

第28章 变乱骤起贺兰山,豪雨蔓延河西地(2)(2/2)

目录

伏骞同样如此,他是知道的,接下来独孤丑奴还有最重要的事要说。

“大人,接下来这件事是那小和尚自己推测的”

“哦?”

“他说成吉思汗大军在五原一带驻扎了一个月,突然撤去显然事有蹊跷”

“他的判断是,虽然这几年成吉思汗一直在攻打大金国,还取得了连番胜利,但大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实力依旧在西夏国之上,蒙古人再是强悍也不可能在短时内吞下”

“他估计此人再次走到了先灭夏再灭金的方略上来,因为西夏国的一旁就是我国,绝不会坐视其连番灭夏灭金,那样的话今后的蒙古人便大势已成,须臾间不可骤制”

“西夏国国小民寡,若是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灭掉,届时我国便是望洋兴叹,此时因为木已成舟,成吉思汗便能以西夏国的国力来耗费我国,便不是骑兵之间的对决了”

“几日前,他从那壮大和尚嘴里得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

“兴庆府的都统军原本是皇族子弟,一个叫嵬名令公的人统领,时下却被抽调到兴庆府黄河东岸的灵州去了,并在那里单设了一个统军司”

灵州,后世吴忠市。

“而原本兴庆府、灵州一带都是由兴庆府都统军管辖的,嵬名令公也是西夏国有数名将,为何将其单独调开?”

“很显然,西夏国东北面荒漠草原上发生了变故”

“那小和尚显然极聪明,旁敲侧击之下推断出来一个消息”

“哦?”

“李遵顼投靠蒙古人后不光是要向后者称藩,每年献上美女财物无数,还要与后者一起攻击大金”

“时下西夏国与大金的东南边境是夏州,军司是嘉宁军司”

嘉宁军司,后世定边、靖边一带。

“很显然,嵬名令公不是被调到了灵州,而是被调到了嘉宁军司”

“何以见得?”

“因为灵州以南还有一个静塞军司,嵬名令公的任命中除了统管灵州军司,还有一个静塞军司”

静塞军司,后世中卫市一带。

“如此一来西夏国整个面向大金的两大军司都接受嵬名令公的管辖,很显然,他们准备与蒙古人一起攻击大金的永兴军路一带”

永兴军,后世延安、庆阳一带,本是大宋对付西夏人的前线,后来被大金接管了。

“这又有什么问题?”

“当时职部也是有些纳闷,按说蒙古人欲攻击大金,最好的突破口显然是西京大同府,只要突破了那里,再打通雁门关,便能尽收河东之地,此后越过太行八陉又能随时攻击河北”

“大金的中都兵马就不得不前来救援,蒙古人便能以围城打援之势一一歼之,中都兵马损耗后便能从河东、临潢府同时向中都进军,只要拿下了中都,大金便大势已去,余者不过是望风而降罢了”

“何苦舍弃这一坦途,反而巴巴地在高原上与大金展开战事?要知道永兴军一带大宋与西夏人鏖战了几百年,险关要隘无数,岂有那么容易拿下的?蒙古人舍近而求远,其中必包藏祸心”

“我估计蒙古人已经与西夏人定下了平分永兴军的协议,按照西夏人的想法,由于前任皇帝李安全已经彻底得罪了大金,眼下便只有彻底投靠蒙古人一途,莫说平分永兴军了,就是让蒙古人独占永兴军也是乐意的”

“那样一来便能在自己与大金之间打下一颗牢牢的钉子,何乐而不为?”

“哦?那小和尚又是如何判断的?”

“他的一席话让职部顿时汗如雨下”

“哦?”

“他分析,由于时下西夏国第一名将嵬名令公调走,势必带走了拱卫兴庆府的大部分兵马,该地本来就只有五万步骑,嵬名令公至少带走了三万,于是偌大的兴庆府,包括定州、静州、怀州、顺州、灵州、府城在内的腹心地方顿时一空”

定州,后世石嘴山市一带;静州,后世永宁县一带;怀州,后世贺兰县一带;顺州,后世青铜峡市一带;灵州,后世吴忠市一带。

“此时如果成吉思汗突然从荒漠草原南下,向西突破黄河东岸桌山天险,西夏人的河套腹地便能长驱直入了,好几个州才两万步骑,成吉思汗若是用五万骑兵攻击,必然唾手而得”

“不见得吧,不说其他几个州,兴庆府乃有数大城,骑兵又能如之奈何?”

“不然,自从蒙古人连夺临潢府、辽东之地后,手下能工巧匠不下数万,汉人契丹步军也有不少,果真如此,他完全可以用骑兵阻挡援军,然后催逼临潢府、辽东步军攻城”

“大人,事急矣,西夏人的精华皆在兴庆府,人口、财富、工匠也多半聚在那里,以职部估计,该国总人口不会超过五百万,但一半都在兴庆府,得兴庆府事实上就相当于拥有了整个西夏”

“何况该地东边是桌山,西边是贺兰山,中间是黄河,两侧出口狭小,你若是囤积重兵防御,想要轻易攻破并非易事,届时我军再想拿下就要耗费时日了”

一席话让伏骞也陷入了沉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