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六章 逃脱(二合一)(2/2)
赵长河记得,汶水在新奉东侧拐弯往东北方向,但是有条支流直通边境,成为琅琊郡和泰山郡的天然界限。只要抵达那条支流,往东不到四五里便是琅琊郡边镇的蒙阴边境。那里便是北徐州的地盘了。
所以,加快速度冲到那条支流奔向边境才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两条竹排上的十余名亲卫全部开始猛力划水,加快速度。新奉县城区域汶水水面开阔平缓,水流不快,所以依靠水流的速度是不成的,必须加以人力。
李泰也加入其中,手中握着竹片在水中猛力划动,以增加竹排的速度。
清晨时分,两艘在汶水河面上飞速航行的竹排何其显眼。而且竹排上的人员更加的显眼,因为东府军亲卫们的打扮明显和水上百姓的打扮不同,且航行的方向是向边境禁区之地。所以,两条竹排很快便引起了新奉北城城墙上燕军士兵的注意。
在接到禀报之后,守城兵士头目立刻察觉有异,当下迅速将消息传达给城北水军营地。不到盏茶时间,北城外码头上哨音大作,停靠在码头上的燕军水军的几艘船只迅速起锚,开始出动。
三艘燕军水军兵船首先出发,向着河对面靠岸边飞速航行的竹排拦截而来。船上的兵士手持弓箭兵刃,朝着竹排上的赵长河等人大声喊叫。
“你们是什么人?停下竹排,接受检查。”
赵长河岂肯听从,沉声下令道:“加速,冲过去。”
所有人加快划桨频率,猛冲向前。赵长河在对方船只出动的时候便已经下令,让竹排尽量靠近北岸岸边。一则关键时候可以上岸逃走,二则岸边水浅,对方的兵船虽不大,但是尺许深的近岸水面显然非他们所能抵达的位置,但竹排却可以轻松通行。
此刻这样的安排起到了效果。对方兵船果然不敢靠的太近,在距离岸边二余步之后便连忙偏转船头,而两条竹排则乘机从浅水区直冲而过,直奔下游。
“放箭!”燕军水军将领大声下令。
甲板上的燕军水军纷纷弯弓搭箭,对着竹排射来。距离很近,箭支猛烈。不过好在对方弓箭手数量不多,不过数十人。而且木排和兵船相对运动,不好瞄准。大部分的箭支都射到了竹排周围的水面上,只有少量命中竹排。
赵长河沉声喝道:“保护夫人和公子。”
两名亲卫同时侧过身子,用身躯挡住箭支射来的方向,用他们宽厚的身躯将阿珠和李泰挡住,形成一道人肉庇护墙。其余人则使出吃奶的气力疯狂划桨。
燕军兵船掉头花了一些时间,等他们掉过头来顺流追击的时候,双方距离已经拉远到了近百步,箭支的射击也更加的难以命中。嗖嗖的箭雨飞来,落在周围的水面上,发出波波之声。两名亲卫岿然不动,遮挡着箭支。
突然间,一支箭命中了一名亲卫的腿弯上方部位,那亲卫闷哼一声,腿弯部分被劲箭射穿,腿上无力身子晃动了起来。另一名亲卫伸手挽住了他,助他稳住了身形,那亲卫重新的站稳了身子。
阿珠看着这一切,心中感动。但此时此刻,她只有紧紧的抱着李泰,缩着身子保护着儿子。心中祈祷能够逃出生天。
三艘敌船调转了船头之后迅速追来。船只显然比竹排要快,好在河面上是东风,燕军船只无法借助风力,否则恐怕很快就能追上。即便如此,双方的距离也逐渐在拉近,对方的箭支也变得更加的密集和猛烈。
李泰蜷缩在阿珠的怀抱之中,心中颇为害怕。毕竟只是个十多岁的孩童,岂有不惧之理。突然间,他感觉到了热乎乎的东西滴在了自已脸上。他抬起头来看,只见头顶上一张亲卫的脸近在咫尺。那亲卫嘴角流着血,脸上神情狰狞,很是吓人。
李泰忽然看到了从他的肩窝下方冒出来的滴血的箭头,正在一滴滴的往下滴血,正滴在自已的脸上。李泰惊呼出声。
“小公子……不要怕,坚持住。我们会保护你的。”那名亲卫哑声说话,每说一句,口中便喷出一股血。
阿珠抬起头来,突然惊叫一声。原来从她的角度看的清清楚楚。在身侧当肉盾的两名亲卫的背部插了不下十几只箭。乱箭之中,他们已经中了多支羽箭。
但饶是如此,两人依旧手挽手站在身后,没有移动,没有倒下,如两尊佛像一般的挡着箭支射来的方向。
除了那名还在说话的亲卫,另一名亲卫已经毫无声息,紧紧闭着眼睛气绝身亡了。
阿珠眼泪滚滚而下,大声哭泣起来。李泰也哇哇大哭起来。
赵长河早就看到了这一幕,心中悲痛难当。这些都是多年的兄弟,眼见他们战死在身旁,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但东府军将士参军之时便立下了誓言,战场之上,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别说保护的是李徽的家眷了,换作任何普通百姓妇孺,也当全力保护,不惜付出生命。
眼下绝不是悲痛的时候,必须要尽快逃离,否则两条竹排上的人死光了,不能护送阿珠夫人和二公子周全,那也是失败。
敌军战船越追越近,很快,他们便追近到了四五十步的距离。最近的一艘已经近在咫尺。
赵长河大声喝令:“拦住他们。”
另一艘竹排上的几名东府军亲卫大声应诺,猛然横向划桨,竹排横向切出,拦在了最近的那艘敌船前方。所谓的拦住敌人,其实便是赵长河之前布置的绝境之下不计性命的手段。竹排横过来的目的,便是要以竹排和血肉之躯迟滞敌军战船。
轰然一声响,燕军战船撞上了竹排。或者说是直接碾压在了竹排上。船上几名亲卫瞬间飞起,撞击在敌船的船头外壳上。之后落入水中,瞬间不见了踪迹。竹排高高竖起,又被压入水中,消失不见。
这看似是一边倒的碾压,但其实对于燕军战船起到了迟滞和阻挡的作用。燕军大船船身抖动,船上的兵士东倒西歪,摔得七仰八叉。船底压着竹排,航行速度瞬间变慢了下来,船身也发生了偏转。侧后方两艘战船连忙转向,避免碰撞。
虽然并没有太大的损伤,也避开了互相的碰撞,但是这么一来,追击的燕军水军船队降低。这便是极端情形下的迟滞手段,是以血肉的代价做出的无奈选择。得益于这么一迟滞,阿珠母子所在的木排得以再一次拉开距离。
不久后,对方战船调整角度再一次接近的时候,赵长河已经冲进了汊河河道之中。兵船急速跟进,轰然一声撞在了水下的土堤上,顿时动弹不得。
汊河河道河水很浅,河道狭窄。水下有大量的芦根土泥树枝等杂物。燕军兵船平素驶入都需要小心谨慎,此番急速转弯追进,操控并没有太精确,所以撞在了浅水下的杂物泥梗上。这样一来,后续的船只也被堵住了入口,燕军水军兵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竹排急速远去。
城中守军迅速行动,骑兵出动,沿着河岸猛追。但很快,竹排冲入了横向的河道,那正是蒙阴和新奉的交界之处。
当新奉骑兵追到河岸一侧的时候,东府军边境寨堡的兵马已经察觉,一队兵马已经滚滚而来。
当竹排靠上东岸,看到大批的东府军飞驰而至的时候。阿珠抱着李泰冲上河岸,失声痛哭起来。
东府军边军抵达,追到对岸的燕军不敢挑起冲突,于是悻悻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