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 第661章

第661章(1/2)

目录

采购问题初见成效后,王建业又把目光投向了内部管理。

一天晚上打烊后,他悄悄来到后厨,眼前的景象让他皱起了眉头——几大盘备好的配菜被直接倒进了垃圾桶,半锅高汤被随意放在灶台上,已经微微发酸。

“这些都不能用了”王建业指着垃圾桶问正在收拾的小工。

小工吓了一跳:“王、王总.这都是按标准备的料,没用完.”

“标准谁定的标准”

“就一直都是这么备的.”

第二天一早,王建业就召集所有厨师开会。

他让人把昨晚浪费的食材折算成钱摆在会议桌上,厚厚一沓钞票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都是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

王建业的声音很平静,却让在场的人如坐针毡,“从今天开始,我们实行按需备料制度。

李师傅,你负责根据预订情况调整备货量。”

李钢点点头,脸上有些挂不住:“是我管理不到位”

“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王建业摆摆手,“现在大家要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人员配置的优化则更为棘手。

当王建业提出要调整排班、合并岗位时,几个老员工直接找到了他。

“王总,我在徐州人家干了三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服务员领班刘姐红着眼眶,“现在说要减我的班次”

王建业给她倒了杯茶:“刘姐,你误会了。

不是减班次,是优化排班。

比如中午客流少的时候,可以减少两个服务员,把这些时间补到晚上高峰期。”

他拿出一个详细的排班表:“你看,这样调整后,大家的总收入不会少,但店里的人工成本能降下来。”

刘姐将信将疑地看了看表格,脸色这才缓和了些:“那试试看吧。”

最难的谈判是和房东老周。

这个精明的唐山本地人,把商铺出租当做摇钱树,年年涨价。

王建业特意选了个周末,提着两瓶茅台登门拜访。

“周叔,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王建业给老周斟满酒,“现在生意难做,您要是再涨租金,我只能关门走人了。”

老周抿了口酒,眯着眼睛:“王老板,现在这地段,想租的人排着队呢!”

“是,但像我们这样稳定、爱惜房子的租客可不多。”

王建业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合同草案,“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签五年长约,每年按5%递增,但前提是现在租金降10%。”

老周嗤之以鼻:“你当我傻现在通胀这么厉害”

“通胀总会过去的。”

王建业压低声音,“但好租客可遇不可求。

上周隔壁街那家店,租客跑了,欠了三个月房租不说,还把房子搞得一团糟”

这话戳中了老周的痛处。

他犹豫了半晌,又给自己倒了杯酒:“五年太长了,三年吧。

租金可以降8%,但每年递增不能低于7%。”

经过两个小时的拉锯战,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

走出老周家时,夜已经深了,王建业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透。

改革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

第一个月,虽然采购成本下降了12%,但整体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

最艰难的时候,王建业甚至动用了个人积蓄给员工发工资。

财务小刘拿着账本找他签字时,手都在发抖:“王总,再这样下去.”

“再坚持一个月。”

王建业的声音很坚定,“我们的方向没错,只是需要时间。”

转折出现在第二个月的中旬。

一天中午,几位西装革履的客人走进店里,点名要见老板。

王建业以为是来找茬的,没想到对方是唐山钢铁厂的采购部主任。

“王老板,听说你们店最近在控制成本方面很有心得”主任笑着递上名片,“我们厂食堂正想做改革,能不能取取经”

原来,这位主任的侄子恰好在王建业的店里做服务员,把店里的一系列改革都告诉了舅舅。

王建业欣然分享了经验,没想到这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钢厂食堂决定从王建业的供应商那里集中采购,规模效应让成本进一步降低。

到了第三个月,财务报表上的数字终于由红转黑。

虽然利润率还不高,但至少证明他们的路走对了。

月底的员工大会上,王建业给每个人发了一个红包。

“这不是奖金,是感谢。”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感谢大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

李钢代表员工发言时,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眼眶泛红:“王总,该我们谢谢您才对。

换了别的老板,早裁员减薪了,您却宁可自己贴钱”

散会后,王建业独自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望着窗外的夜色。

这场成本突围战,他们打赢了第一仗。

但未来的路还很长,物价波动、市场竞争、消费习惯变化.每一个都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中央厨房、标准化操作、员工培训.一个个想法在脑海中闪现。

……

清晨六点,唐山分店的后厨已经灯火通明。

王建业推开厨房的门,迎面撞见了一幕让他眉头紧锁的场景——徐州来的主厨李钢正对着一个年轻帮厨大声训斥。

“跟你说了多少遍!切葱要斜刀,这样香味才能出来!”李钢手里攥着一把切得歪歪扭扭的葱,额头上青筋暴起,“在徐州,这样的刀工连学徒都当不上!”

年轻的唐山小伙张磊低着头,手指不安地绞着围裙:“李师傅,我们这儿都是这么切的.”

“你们这儿这儿是徐州人家!”李钢把菜刀重重拍在案板上,金属撞击声在清晨的厨房里格外刺耳。

王建业轻咳一声,两人这才注意到他的存在。

李钢脸上的怒气还未消散,张磊则像看到救星一样投来求助的目光。

“王总,您来得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